时间:2022-11-21 来源: 作者: 编辑:
从同学成为老同学
从老同学成为老朋友
岁月见证
我们的相遇、相知、相熟、相惜 ...
在毕业40周年之际
让我们在云端
探寻青春回忆吧!
2022.11
一、选择
1978年是我们这一代人生经历的一个转折点,恢复高考不仅圆了我们的大学梦,还给了我们重新选择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的机会。当时我们很多人已经工作了,再选择读书是一种以退求进的选择,是在权衡利弊的考虑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类似机会成本。
当年我必须权衡是否放弃一个刚刚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升迁机会,用四年的大学学习换取另一个新的工作机会。我必须考虑在经济自立的基础上读书,不能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我必须权衡是先成家还是先读书学习。我必须考虑选择适应自己身体条件的专业以便适应毕业后的新工作环境。我必须判断自己与78届高中毕业生的知识差距,因为我没上过高中,若直接参加高考,我这个初中毕业生能否超过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录取率仅为6.6%的情况下考入大学。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工作近2年,工作和生活都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想为高考放弃工作。而且1977年高考政策规定工作未满2年的考生原单位不保留工作,不能带工资上学。我不想再依靠父母出钱供我上大学。最终,我放弃了当年参加高考的机会。事后看到1977 年高考题后,感觉题目并不难,我要是报名也能考上。1978年教育部再次给大龄青年参加高考的机会时,我已工作满两年可以带薪读书了,心里开始活动起来,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工业会计专业1978级校友刘仲文)
1978级金融专业同学入学合影
二、学习
1978年我们这届学生,无论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是社会上各行业的工农兵,除了经历高考的洗礼外,重要的是在很低的录取比例下走进大学校门的,因此同学们都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班里几乎所有同学,在没有课的时候都在图书馆和阅览室读书,复习,写作业。晚上最早回宿舍的是十点多,最晚的要到十二点,甚至一点。课间休息时,大家都在讨论问题,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材料管理专业1978级校友黄家佩)
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于是之分别到7811班交流
终于迈入了梦寐已久的大学殿堂,对知识的渴望、对事业的憧憬、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对自身责任的担当,都激励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在各科老师的循循施教下,我们在金融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羽翼渐丰,只待展翅。火热的初心、共同的理想、严谨的学风、给力的班委,使我班自始就注入了强大的向上向心之力。向上之力使我们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看看我班教室后墙上的奖状,向心之力一直绵延至今力度不减!(金融专业1978级校友姚杰)
教室后墙的奖状是优秀班集体成长的见证
三、课外
我们的大学时代,社会娱乐活动没有现在丰富。但是我们班的班干部也尽力为大家组织春游、秋游、迎新晚会等活动,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自娱自乐,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大学时代的美好回忆。
大学时代,我和同桌王秀文都很喜欢拍照,经常拿着当时流行的120海鸥相机在学校、公园等地方拍照留念。我们还有冲洗照片的全套设备。晚上下学之后,到照相馆买显影液、定影液之类的试剂,取出相机里的胶卷,回到家里搭个暗房,我们两个就开始冲洗黑白照片。当时我们都是穷学生,很多黑白照片都是出自我们两个之手,冲洗晾干后发给大家。(工业会计专业1978级校友刘仲文)
丰富的业余生活也贯穿着我们整个大学生涯。盘山之巅、十渡滩上、北戴河畔,山水之间荡漾着我们无忌的笑声,映衬着我们青春的身影。(金融专业1978级校友姚杰)
四、同学
当时学校生活的一个小插曲让我记忆犹新:那时我们在吃饭上都很节俭,在冬天的晚上,上完自习回到宿舍,都感觉好饿呀。我们就纷纷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炒咸菜。两勺炒咸菜,用开水一冲,满宿舍都是各种咸菜的味道,真香啊!大家还相互品尝,说这真是人间美味!一碗热呼呼的咸菜汤喝下去,真的特别满足!
当时学校的宿舍紧张,只有家离得远的同学才能住校,且是八个人一个宿舍。我们宿舍的八个人来自两个系,分别是工业经济系和物资管理系。虽然所学专业不同,年龄差距也较大,但我们八个人都能和睦相处。晚上回来晚的自觉地轻手轻脚,避免打扰其他同学;宿舍的卫生大家都抢着搞,从不计较。四年共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滋养着我们之间的友谊,使我们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材料管理专业1978级校友黄家佩)
1978级部分同学参观中南海
三位同学已经离开我们远行,但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永贵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在水房苦练英语,抱着椅子练交际舞,永远坚韧执着地挑战自己的新高度;小冰那大大咧咧的豪爽和慈悲心怀;张朴那来自心底的洒脱和慢半拍的睿智…(金融专业1978级校友姚杰)
1978年9月,7832班部分同学在校门口入学留影
1982年7月,7832班部分同学在陶然亭公园毕业留影
五、老师
恢复高考后,78级特殊的一届学生已经入学。200余学生,绝大多数是“老三届”,应届生是极少数。学生的年龄差14岁,大部分人有十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在“社会大学”的学习中,积累了多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这样的学生怎么教?更何况还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带来诸多实践对旧有观念的不断突破,以及对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迫切的需要。所有这些,无疑是让当年院、系领导和老师们殚精竭虑、煞费苦心。
大学的课怎么开,老师从哪儿来?现在回想,我们头两年遇到的老师们,一是本院教授,一是外请北京院校的教授。而且,还有同一门课程由校内外教授穿插讲授不同章节的情况。这就无形中扩大了学校的师资队伍,还使课程的讲授有了“学术讲座”的特点,增加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商业经济专业1978级校友袁家方)
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并时期部分教师合影
宋汝纪教授曾经为我们7832班开设《货币与信贷》课程。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记得他讲课时身着中山装,带着黑边眼镜,瘦瘦高高的,讲话南方口音,听说他是浙江义乌人,还是中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吴晗的妹夫。他是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的优等生,是很有思想,学术造诣很深的学者。
王又庄教授曾经为我们7832班开设《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课程。他是一位十分勤奋、严肃的教师,眼里不揉沙子,批评学生不留情面。记得我们班有些同学睡懒觉,拿着早饭踩着上课铃声匆匆忙忙跑进教室。那时,王又庄教授就会批评这些同学。他教育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他总是说“我从不偷懒,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吃过早饭就赶到学校准备上课。而你们就住在学校里,为什么不能早起按时吃饭后上课呢?”听王又庄教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逻辑思路清晰、严谨,一不留神就跟不上了。(工业会计专业1978级校友刘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