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31 来源: 作者: 编辑:
【校友简介】
刘廷儒,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5届本科毕业生,原北京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之一)1988届企业管理研究生,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电子工业部经济调节司副处长、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副处长等职。2000年参与创办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后担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从事公益20余年,现任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
科技创业投资领域的先行者
——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85级研究生校友、盈富泰克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刘廷儒
刘廷儒出生于革命老区山西省左权县。这里地处太行山腹地,土地贫瘠但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山里人的朴实与大自然的纯粹为刘廷儒的性格打下了低调务实的底色。
1981年,15岁的刘廷儒考入北京大学。虽然当地人视之为传奇,但刘廷儒自己从未主动提起过,偶有知情人谈及,他便淡淡地说,这是由于早上了一年学,又赶上学制缩短,当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1995年,刘廷儒进入原电子工业部(后与邮电部合并成立信息产业部)工作,并于2000年创办了国内首批创投专业机构之一——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盈富泰克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音译)。近20年过去,盈富泰克管理资产近200亿,协助一批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上市,成为政府创投基金的典范,但作为董事长的刘廷儒鲜少在公众场合或媒体报道中出现,保持了一贯的“多做少说”的风格。
坚守主业 初心不改
盈富泰克成立于以改革创业投资机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背景之下。20世纪90年代,我国通信市场需求旺盛,亟待形成集成电路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国家决定引进一条美国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以无锡华晶为承担主体,由此908工程在1990年8月立项。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投资制度,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评估、审批等漫长的流程,908工程真正投产已是8年之后了。“集成电路行业有个‘摩尔定律’”,刘廷儒介绍说,“集成电路芯片每18个月性能提高一倍,价格下降一半”。生产线建成投产之日已落后国际主流技术五六代了,基本失去了竞争力。1998年,刘廷儒作为原信息产业部工作人员参加908工程的验收,一方面感叹“八年磨一剑”,工程实施之不易,另一方面也在思考,面对体制机制的限制,这个行业该如何发展。
痛定思痛,原信息产业部对美国硅谷、以色列的高科技创业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以软件、集成电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不同,人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吸引人才就必须建立让人才发挥才干的机制,而创业投资机制就是在国外长期实践中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原信息产业部提出了以创业投资方式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得到了财政部的支持。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盈富泰克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也是刘廷儒操盘的第一个项目,是邓中翰博士回国创立的中星微电子公司,初始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2005年中星微电子在美国NASDAQ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市场上市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投资取得了20多倍的回报。邓中翰博士也赢得了很多荣誉,并于2009年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这是政府创投基金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盈富泰克成立20年来,陆续投资了科大讯飞、君正微电子、兆易创新等高科技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能可贵的是,尽管目前管理的资产中80%以上都是母基金,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一支做早期创业投资的核心团队,即使多次面临巨额资金的诱惑,仍然坚守电子信息领域早期投资的初心,支持初创企业的发展。
在刘廷儒看来,禁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是做事为人之本。做创业投资,眼光、定力、胸怀,缺一不可。“高科技投资必须要承受的,一个是失败,一个是耐心。”刘廷儒说。他将投资人的角色定位为“服务”,“投资人的成功在于,第一发现苗子,投什么样的人,第二做好后勤,让创业公司去打仗。”刘廷儒认为,投资人不仅仅提供资金,还要提供帮助。
盈富泰克投资的第14个准备上市的企业是卓胜微电子,三位创始人最初计划做国内的数字电视标准,但由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市场机遇转瞬即逝,最早的融资也用完了,创始人一度要靠抵押房子来给员工发工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投资人撤资了,但盈富泰克没有撤资,还追加了一些投资,并通过自己的渠道和资源帮助企业把产品、技术变成商品,实现价值。随着企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转变,卓胜微电子迎来转机。经过几年的努力,卓胜微电子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射频供应商,2018年实现利润2亿元,目前市值超过300亿。与创业企业共同度过难关,为盈富泰克带来了成功,更赢得了尊重。
回报乡里 兼济天下
刘廷儒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他将做公益称为自己的“副业”。1994年秋,刘廷儒第一次出国参观了斯坦福大学,了解到这样一所世界名校居然是靠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的,回国后就萌生了在老家筹办左权教育基金会的想法。尽管因当时政策所限,设立基金会的想法没能实现,但为左权教育做点事的理想还是落了地。1995年,由在京左权籍企业家出资的“星河奖学金”在左权中学设立,至今已坚持了24年,累计发放奖学金70余万元,受益学生1000余人次。“星河奖学金”的早期获奖者,如今都已年过四十。刘廷儒常说,“我们吃左权的饭、饮左权的水长大,现在有条件了,可以给家乡一些回报。”
2015年,国家调整了设立公益基金会的政策,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此后,除继续在教育领域与左权中学合作外,刘廷儒和基金会同仁们还加大了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
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9月18日为纪念牺牲在十字岭上的左权将军而更名。左权将军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在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突围转移时不幸牺牲。他的女儿出生在太行山北段,左权将军为她取名“太北”。2018年,刘廷儒和好友曾专程探望左太北女士。左权县在抗战期间作为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场,留下了许多革命老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里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花”和“花戏”的发源地。地处明朝内长城脚下,星罗棋布的百余个村落尘封了历史,保留了乡村文化的根脉。太行的精神、文明、记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为留住这份“乡愁”,星河基金会计划用十年时间,出十本书,拍摄十部纪录片,目前已完成了《长征走来了老红军》《跳花戏的圪蛋亲》《边村》《辽州望族沉浮录》四部。刘廷儒说:“我们希望把历史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我们曾经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件‘小众’的事情,但只要有一个人有共鸣,我们的事情就没有白做。”
刘廷儒不止一次说,要相信人间有大爱。40多年前的1977年,刘廷儒在离县城15公里的山村读初中。教育局派到村里的王喜增老师发现了刘廷儒读书踏实、刻苦、好问,开始用心雕琢。1979年初,王喜增奉调回到左权中学,他担心刘廷儒在农村耽误,就帮他联系了曾经任教的县城西关学校就读。起初刘廷儒住在王喜增老师家里,直到学校安排了宿舍才搬走。后来才知道,家里多了一张嘴吃饭,而王喜增老师家一直欠着大队的口粮款。这次无私的帮助影响了刘廷儒的一生。“40年来我一直忘不了”,刘廷儒说。知情人告知,后来他为王喜增老师在北京安排了住房,给老师的儿女解决了工作,可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这些他从未曾在人面前提及。
刘廷儒15岁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感情随着年龄增加而更加深厚,他说“回馈家乡”是在尽“孝”。他相信“仁者爱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他人的幸福为幸福才值得敬佩。数年来,他积极支持母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建设,热心参与各种活动,2016年为母校捐赠100万元设立了“日新奖励基金”,奖励品格优秀的教职工。2020年4月,在盈富泰克成立20周年之际,他带领公司同仁资助河北贫困地区的一所学校20万元,作为对企业“生日”的纪念。
刘廷儒感念师恩,感恩母校培育,也感谢时代。他说:“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中国最好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一路帮助过我的人。”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坚信心中的理想,踏实做事,尽力助人,刘廷儒用行动诠释了母校“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