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1 来源: 作者: 编辑:
【校友简介】
罗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0级劳动经济专业,现任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力资源行业校友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任扶善教育基金捐赠人之一。
笃行实干守初心
——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0级劳动经济专业校友罗冬
简单而得体的着装,总带着笑意的脸庞,镜片后锐利而富有洞察力的眼神,自信、从容、睿智——这是初次见面罗冬学姐给我留下的鲜明印象。
大学读书四载,收获成长
学生时代的罗冬,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顺利通过高考后,1990年,她成为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专业的一名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其实并没有太多考虑,我是理科生,当时劳动经济专业属于文理兼招。”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进入大学的渴望远远大于对专业的了解。
谈及大学生活,罗冬的回忆中流露出对母校的深切眷恋。“虽然选择劳动经济专业有偶然性,但是老师们都潜心治学、尽职尽能,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在我心中,他们不仅是恩师,也是引路人!”随着大学期间的学习和毕业之后的工作,罗冬对专业的理解也逐渐加深。这种理解不仅局限于当时学校里所学的关于劳动经济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专业发挥的社会价值。
罗冬(左三)作为校友企业代表之一接受校友企业协同育人基地授牌
劳动经济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兼重的学科,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理论,还要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去验证所学。为了培养学生更适应时代需要,劳动经济系注重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设“第二课堂”,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学习。据罗冬回忆,她当时被安排到红星二锅头酒厂实习,跟着一位劳资专员师傅深入车间一线,了解酒精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工作任务,详细分析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原材料准备、发酵、蒸馏、过滤等环节。根据工作内容,测定工作时间,制定出各个岗位的劳动定额。“当时有一个师傅带我,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我每天跟着他在车间观察工人实际工作,以此制定劳动定额,记录工人实际的完成情况。当时测算用的是《劳动定额》课堂上老师教过的‘实测法’,即通过观察整个生产过程,确定不同岗位所用的工作时间。这个关系工人生计,容不得半点马虎。”深入基层一线实习,让罗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工人们的状态,提高了她与工人打交道的能力,让她对人的需求也有了更加敏锐的感知。
收获着知识,也收获着同窗的情谊。罗冬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多姿多彩的四年大学生活,他们一起夜游中山公园,一起去野三坡郊游……罗冬回忆说,当时的校园不大,基础设施也不是很完善,学生规模也不大,但正是因为人数少,大家平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学校的整体氛围和学风非常好,还有师生情、同窗情联结着大家,甚至上下几届关系都很亲密融洽。
专业深耕30年,坚守初心
在时代的洪流中,任何人都是渺小的,但总有一些人能在翻滚的浪潮中看到属于自己的风帆。毕业近30年来,罗冬一直都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但她在职业生涯中的角色却从国企的处级干部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总经理。身份的转换,让她经历了这个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变革和发展,自己的梦想也在这些变革和发展中逐渐更加清晰,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的初心也更加坚定,就是“以人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
1994年,刚毕业的罗冬进入北京住总集团工作,先后在劳动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工作,主要负责劳动人事。她在住总集团工作的那段时间,正赶上公司的高速发展期,七年下来对于企业的运作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了许多直观的认识,也积累了不少思考。在学校里,作为学生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里,则是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开阔了眼界……并且由于处于直接面对人的位置,也渐渐培养出一种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我在住总工作时,给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我就会首先考虑哪一种商业保险最适合他们?员工需求的点在哪里?对离退休人员如何管理?他们的价值如何再实现……”这些不断塑造着罗冬对企业、人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看法和逻辑。
优先考虑工作的价值,尊重人的能力,也让罗冬开始思考当前的工作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外资企业的涌入,由此产生的劳动力招聘、培训及管理等企业需求促进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放开,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使人力资源服务的内容和边界得到拓展。一直在人力资源领域深耕的罗冬,在目睹这一系列变革和发展后,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加之当时的她需要更大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她毅然辞去了住总集团的“铁饭碗”工作,与自己的同事共同创立了东方慧博。
走进东方慧博的会议室,书盈四壁,墨香四溢,还有一排排的荣誉表彰证书、牌匾。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东方慧博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有22年历史,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形成涵盖管理咨询、培训发展、人才招聘、灵活用工、人力资源事务外包等在内的多方位的服务产品体系。“什么能力能够让东方慧博成为一家百年企业?是专业!这是公司成立之时,我们创业团队经常在一起讨论和研究的问题。”罗冬回忆说。“那什么是我们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怀着为客户提供专业、有价值的服务的初心,东方慧博于2005年成立“慧博研究院”,负责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通过《慧博研究》专刊分享在服务客户的实践中的思考与成果,并于2015年编辑出版《现代人力资源服务实践与研究》一书,罗冬是本书的特约主编。
罗冬担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普讲解大赛评委
访谈中,罗冬跟我们提到最多的是“企业里人是最关键的”。东方慧博致力于用服务发现、发挥、发展人的能力,利用自身专业和资源优势,在就业、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的细分领域,为各类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移动互联网搭建灵活用工管理平台——微工网,为更多人提供灵活就业的机会。“我们将‘微工网’定位为一个人才共享平台,可以实现企业与个人弹性临时的用工或就业需求的快速匹配和连接。”罗冬说。微工网曾在某年“双十一”期间为北京EMS公司提供6800人次的灵活人员完成邮件的分拣派送任务;在北京市各大楼宇处安排分餐员,提供2小时的分餐服务。关注重点人群,为其提供更加精准和用心的服务。东方慧博通过开设“岗位需求和胜任能力”定制化课程体系,对“政府专职消防员”、“警务辅助人员”等进行岗前培训,提升他们与新岗位的融入度。在培训之外,为他们提供更多有温度的服务。“对在这些岗位上安置的就业困难群体,坚持春节送温暖、夏天送清凉,并利用我们的资源,直接或间接为他们的子女找工作。”
不仅仅对于客户,罗冬的“初心”,同样应用于企业内部。作为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为员工做好服务一直是东方慧博人力资源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在那一排排的荣誉中,有一项“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奖,是对公司长期以来重视员工成长,保障员工权益,共同打造和谐温馨的职场环境举措的肯定与激励。“我们通过搭建成长平台,优化激励机制,设置薪酬调整模式等,服务员工成长。即使是三年疫情时期,我们也实现了每年给员工涨薪的目标。”说到这些,罗冬和她身边同事的脸上都浮现出了一丝骄傲。“东方慧博就像我的家人,一直是我人生道路中坚实的后盾。”入职东方慧博十余年的员工微笑着谈及对公司的情感。
“在东方慧博的工作应该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份工作。”罗冬充满感触地说道。如今,她和她的团队正在为“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领跑者”而努力。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着眼于数字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市场,如何实现人力资源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是我们要深入谋划的方向。”在罗冬看来,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人力资源行业的趋势之一,各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东方慧博自2015年开始就尝试“人力资源服务+科技”的创新和应用。除了前面提到的“微工网”,公司还相继开发了“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系统”、“薪酬管理平台”、“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等多个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以及人员招录报名考试系统等。“但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罗冬这样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人的独特性。“我们这个行业的独特价值,在于依据不同客户千差万别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也在于通过‘人’,提供一种有温度的线下沟通。单纯依靠平台、软件,则无法实现这种服务深度。”她告诉我们,公司当下的任务是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在持续为客户提供便捷、有温度的服务的同时,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附加值,从数字经济中真正获得发展空间。
回顾在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行业从业三十年的经历,罗冬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一代。“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作为‘70后’,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成长,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有者。我们的发展是这个好时代赋予的。”
心系母校发展,赤子反哺
“很感谢母校和老师的培养,大学时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使我一生受益。只要母校有需要,我将义不容辞。”罗冬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
罗冬当选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力资源行业校友会会长
项目捐赠,助力母校事业发展。2022年5月,在祝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任扶善教授107岁寿辰之际,学校发起设立了“任扶善教育基金”。为感谢母校培养,罗冬向该项目捐赠10万元,用于支持母校劳动经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2023年10月,东方慧博作为校友企业,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签署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共建框架协议,也是第一批与学校签署协议的校友企业之一,开启了与母校双向奔赴,共赢发展的新篇章。发挥专业特长,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10月,罗冬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力资源行业校友会第一任会长,助力搭建学校与校友、社会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东方慧博一直通过招聘学校毕业生、派出专业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等方式,促进学生就业。多年来,罗冬心系母校,尽己之力,合作母校共同发展,担当责任多维反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首经贸人的赤子之心。
(采写:刘娟;采访时间: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