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来源: 作者: 编辑:
校友简介
杨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78级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理事长。
从事社会政策、农民合作组织、慈善公益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导刊》等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个项目,著有《社区公共服务论析》《探路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2021年度案例观察》等书,联合主编《综合农协:中国三农改革的突破口》《慈善蓝皮书》等系列丛书。
先后荣获“CCTV年度十大慈善人物”、责任中国2014公益盛典“年度致敬大奖”、《中国慈善家》杂志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凤凰网行动者联盟“十大公益人物”。
田野于杨团而言,早已融入学术和生命。她当过知青。20岁那年,她从北京到云南陇川农场劳动了近4年。种水稻、打猪草、砍甘蔗、盖房子、修水库、做饭、带婴儿……什么活儿都干过。
🔼 杨团在云南陇川农场下乡。
她曾经做过一个膝盖软骨移植到脚踝的手术,就是当知青时落下的病根。杨团回忆,“当时吃苦耐劳都到了极限”。一月的云南气温很低打着赤脚下田脚都冻僵了。她就和同伴一起先是蹦高取暖,再握住七八十斤的铁犁,赶上水牛下水田犁地。
一个“奢侈的伸腰”成为杨团一辈子的记忆。到了插秧时节,“总是天不亮就开始,一直到天黑才收工,一天要弯着腰干16个小时,腰疼得不行,伸腰成了奢侈。”条件虽然艰苦,但来自农民的信任和认可给她带来了积极的正能量,逐渐恢复了以往真诚乐观的本性。“世界上最好的人就是农民”,杨团说。
1982年大学毕业以后,经历留校、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多个领域、岗位的历练,尤其是自1998年底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社会政策研究工作后,杨团对农民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学术启蒙
进入原北京经济学院读书的杨团,打开了自己的社会调查和研究之路。杨团称教授统计学的王持位老师是她学术研究的启蒙老师。在毕业前,王老师曾明确地告诉杨团,“你可以做研究”。
🔼 杨团(第一排左四)所在的7811班毕业合影。
大一时,杨团将王老师提出的“统计的分类”作为研究课题,边查阅文献边向老师请教,以此撰写的学术论文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还带她参加了北京市统计学年会。“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的紧张和老师慢条斯理给我解压的情景”,回忆起在年会上发言时的场景,杨团很感激老师的培养。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倾心育人的师者风范,为她日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职业选择。
课堂之外,杨团还跟着学校去国棉三厂、东风电机厂等很多工厂企业实习。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所有环节和工序,她都实习了一遍。“这个过程对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知识融会贯通有很大的帮助。”
毕业论文的撰写则是对她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能力的一次全面提升。杨团的母亲韦君宜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受母亲的影响,杨团毕业论文的选题围绕印刷业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展开。为此她研读了大量的文献,深入中国青年报印刷厂和其它社办企业类的印刷厂调研了解现实,一步步向前推进,历经了“从社会问题出发的选题-文献查阅-社会调查-提炼观点-成文”的社会调查全过程。这篇论文后来受到时任国家出版局局长王子野的认可,直接推荐到出版局的相关杂志发表。
沉浸式调查
做研究,只要进入现场,就需要多学科和多目标的整合。为此,杨团在毕业后多年的实践工作中,从来都将多学科视角的调查研究放在首位。她先后创立了农民合作组织网络联盟“农禾之家”、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等不同组织形式的慈善公益团队,还组织了农禾研究组,召集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慈善公益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志愿者,共同开展社会调查研究。
区别于“走马观花”的普遍调查,杨团主张对典型村和农民合作组织进行长期跟踪观察的“沉浸式调查”。
🔼 2023年12月,杨团主持“集体经济与和美乡村战旗论坛暨2023农禾之家年会”。
自2005年开始,杨团和团队先后对山西省蒲韩乡村社区、四川省战旗村等进行了长时期的跟踪调查,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杨团的足迹还到了境外。她先后去过台湾12次,日本5次,韩国4次,学习考察综合农协模式,发现“在中国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我们的比较优势”。
在杨团看来,“项目是一时的,事业是永远的,做项目是为了给事业以支持,要将项目过程形成支持事业的一种机制。”2012年—2015年,蒲韩作为培养本土人才的“禾力计划”的培训基地,完成了课程开发,形成了由本土农民授课的师资队伍,培育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乡土培训师”,形成了乡村社区工作者培养体系,为从项目支持过渡到事业支持打下了基础。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更加理解真实的中国。田野调查之外,杨团还通过试点来探索可行方法。2002年和2005年,杨团先后在陕西省洛川市和湖北省建始县进行农村医疗合作社和新农村综合发展协会试点。试点刚开始效果都不错,但是因为缺少政府支持和集体经济支撑,主体的内生动力没有被激发,推进越来越困难,其结果也与预期相距甚远。
🔼2017年,杨团在河北内丘和农民一起过春节。
在这个背景下,杨团开始努力寻找有政府意愿推动、有行政部门愿意主办的试点场域。2015年,她在河北省内丘县进行新农村综合发展协会试点。这次杨团注重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动力,例如建立完全由农民骨干组成的专职工作队伍,并由协会发放津贴,解决了人员激励问题,让试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上述三个试点是以杨团和团队为主体推动的,有计划、有目的并具有连续性的农民合作组织实验。除此之外,她还以学者身份跟踪、参与和指导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实验。
🔼 2018年5月,杨团出席“百乡工程”启动仪式。
2018年,农禾之家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起集合社会各界力量的“百乡工程”,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政府合作,形成了“三位一体”“党建融合”等典型经验,助力了经棚镇农村综合发展合作联合会的发展壮大。
2019年,农禾之家与山东省莱西市委市政府合作,探索新型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枢纽的新型乡村治理方式,拓展了“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基层治理经验。
如今,回想起农民合作组织的试点,杨团说,“不可控因素太多,难度太大了。”试验时太多的意料之外,经常让杨团伤透脑筋。最困难的时候,杨团动员课题组用个人的劳务费来支持试点运营,她甚至还将几十万的个人储蓄借给了试点的农民合作组织,至今未能拿回,“等于捐献了”。
家国情怀
和杨团在事业上合作20余年的孙炳耀说,“杨团这个人,家国情怀很重,她总觉得自己身负重任,有义务去改变农村,让农民活得更好。”
🔼 2018年,杨团在北京社会公益汇做乡村振兴开启中国大公益讲演。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杨团经历了“自我反省、自我改正,甚至自我否定”后回归到理性的思考:“乡村振兴是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整个历史阶段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这是历史的机会。”她更加频繁地往返于各个农村中。据不完全统计,杨团在2018年跑了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30多个县乡。有人说她“不是在天上,就是在村里,要不就是在打电话”。
“很不容易,但更多是乐和甜。”杨团说,自己最欣慰的是交到了一群农民朋友,“他们会经常通过微信和电话告诉我各种信息,会来问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办,然后我给他们出主意,甚至跑到他们那里去实地考察,再做指导。”
“作为学者,实践是要回馈给思想的”,最让杨团乐的是田野能触发她的灵感。
基于深度调查,杨团对慈善公益、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等都有深入的理论思考。
从洛川试点开始,杨团就在思考公益与慈善的关系。相继提出“第四域”“现代慈善与民间公益的含义并无区别”“大公益”等创新思考。在她看来,“人人都有公益责任,人人都可以参与公益,人人都是公益人”,这在很多人对公益的认识还限于扶危济困的传统慈善的当时,无异推开了一扇认识公益的窗户。而“集合了大业、大众、大目标、大期待的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公益”。这是中国慈善公益的优势之处,也是她和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构建慈善中国学。
基于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的深度调查,她提出“综合农协”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2013年开始,杨团作为第一主编的《综合农协:中国三农改革的突破口》系列丛书陆续出版发行,目前已连续出版9年。它作为中国学术研究群系统研究综合农协的理论著作,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它是中国本土长出来的农民组织化的新芽,是从强化集体社会资本、突出人性与合作的方向上探索统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做法;它兼具经济性和公益性、以经济支持公益,从而形成可持续生长的机制。”杨团在书中这样阐述综合农协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后,她及时反思,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论,提出综合性农民组织要融入产业振兴,以承载农业信用、科技、流通功能的乡镇一级农民合作组织去实现产业振兴。
她提出乡村振兴要“保持乡村本色”,即保证“粮食”“文化”“生态”三个安全。“农民的再组织化”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的问题。能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合一的村级领导班子”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主体,“基层组织、村民自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做好乡村振兴的关键。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关键是对公与私的关系处理上,是公与私之间和谐的“共生关系”,即公与私的“和合一体”。
🔼 2021年12月,杨团(右三)参加凤凰网行动者联盟颁奖盛典上。
正是这种扎根田野、扎实调查,在人民中获取知识,用知识造福人民的家国情怀,让杨团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她推动成立的农禾之家发展成员已经超过300家,覆盖全国27个省市。“CCTV年度十大慈善人物”“责任中国”年度致敬大奖、《中国慈善家》杂志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各项个人荣誉也接踵而来,见证着杨团在服务乡村振兴和慈善公益领域上的不断求索。
感念师恩
杨团在母校求学和留校期间,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帮助。留校期间,学校也竭尽全力培养她,为她提供了很多深造、晋升的机会。“无论是在学问上,还是为人处事上,老师们都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杨团说,40年过去了,当遇到困难时,还会想起学校里的老师们。“他们那代人,经历那么多的苦难,但是初心不改,还想着为党和人民竭尽所能,让我无论如何不能不做点什么。”怀着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杨团也注意提携后辈,关注中国年轻人的教育。
农业是跨界最广、知识最丰富的产业,身于其间的农民,在未来发展中的前景也是宽广的。“要把青年推到前台来”,杨团说,而“今天中国的公益力量中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青年做的”,要鼓励更多青年公益人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
“黍苗公益”是一个探索青年返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组织,也是“百乡工程“的发起机构之一。创始人辜家齐是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毕业,在2017年认识了杨团。辜家齐说,“杨老师为我们打开了服务农村的思路。”在杨团的指导下,辜家齐和他的“黍苗公益”在农村成立青年工作队,重点支持当地的人才计划。辜家齐透露,他和杨团之间也发生过争论,但杨团很宽容,事后会说怪自己要求太高。“她好像没有什么不能容忍或不能原谅的。”辜家齐说。
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秘书长、灵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文私下里称呼杨团为“杨阿姨”。在他眼里,她对年轻人要求严格,希望他们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践行青年担当,但她又理解年轻人,如家人一般照顾他们,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包容和理解。“杨团老师这些公益前辈们给了像灵山这样的小机构很多鼓励。”王文说。杨团特别支持中国灵山慈善促进会、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春晖·农禾青年暑期行动”计划,旨在让青年认识乡村,完成他们的公益启蒙。
🔼2024年3月,杨团在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公益文化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春晖青年公益发展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今年3月30日,在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公益文化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春晖青年公益发展论坛上,杨团说道,“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最大的公益”,乡村需要年轻人。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乡村、回归乡村,“从乡村了解中国”,讲好乡村故事,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刘娟根据网上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