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23 来源: 作者: 编辑:
【人物简介】
杨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88级财政专业校友,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曾先后供职于清华大学、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经济导报》。从2009年起,杨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四套中文国际频道担任新闻评论员,评论领域为时政、经济,参与评论的节目包括《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是《新闻联播》近40年历史上引入的第一位新闻评论员。
“本色出演”的特约评论员
——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88级校友、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
职业梦想的起点
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差了3分,杨禹应该会从人大新闻系开始他的新闻生涯。由于高考小小的失利,他与人大擦肩而过,来到北京经济学院财政专业读本科。然而命运总是会眷顾执着的追求者,6年之后他还是走上了职业新闻人的道路。
尽管大学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不是第一志愿,但四年经济学的学习仍然让杨禹收获颇丰,夯实了他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的基础。多年之后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杨禹说到新闻人的基本功,一是经济,二是历史。他说:“我在大学里学的就是经济。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是看任何单一数据、单一现象都不够,要找到它们背后的内在逻辑。新闻人习惯于‘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思维方式,长于敏锐,疏于系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正好可作为补充。”
大学毕业之时,搭上最后一班统一分配工作的班车,杨禹到清华大学财务部做了一名会计。这里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的父亲是人大党史系的“学霸”型人物,后来任教于清华大学,因此杨禹从幼儿园开始就生活在人大和清华的校园内,所受的教育浸染着书香气息。在从事了两年财务及管理工作后,他遇到了人生一个难得的机遇。
1993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一项重要的改革,节目从录播改为直播,并第一次面向社会招聘非播音专业出身的主持人。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电视也处于沉寂阶段的90年代初期,广播是中国传媒的主阵地之一。杨禹由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转型。1993年12月18日北京交通台开播,杨禹主持当天傍晚6点到7点的时段,“我一直很自豪,我是交通台首发阵容”。此后的三年中,他主持过交通台多档节目,谈足球、谈音乐、谈人生……,还曾获得“北京广播奖”。
电台主持人的经历,锻炼了杨禹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对直播的能力,但是并不能实现他的全部理想。他说:“我从小愿意写文章,我觉得写文章是我最愉快、舒畅的,最可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一直到现在也是。”于是,他开始了新的寻找。恰好原国家计委主办的《中国经济导报》招聘记者,杨禹应考成功,离开电台来到了报社。
坚守新闻实践一线
在报社的13年中,杨禹从记者、编辑一直干到新闻中心主任,参与了报社几乎所有重大的战役性报道,参与并指挥了历年的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等报道,策划组织了数十次围绕突发的重大社会焦点新闻、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国家宏观调控重大政策演变等展开的重点报道。他还是报社日常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组织者之一,以及报社采编管理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执行者。“这13年可能是我新闻工作当中最辛苦,也是经历最有意思的13年。”重大新闻的报道经历,对宏观经济和改革发展的系统深刻理解,也奠定了他后来成为国内首批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坚实根基。
1997年长江三峡截流前夕,杨禹在截流最前沿采写了大量生动的现场报道,并跋涉上千里,深入三峡库区移民点进行了十几天的调查采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他奔赴湖北抗洪一线,从荆州、公安、簰洲湾等洪水重灾区发回报道。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折,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逐渐凸显。那期间,杨禹曾就上海纺织业结构调整、大批员工面临下岗再就业等焦点问题展开深入调查采访;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深入采访。2003年以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宏观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杨禹直接采访、撰写了大量涉及宏观调控焦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难点问题的消息、综述、访谈和评论。
让报社同志们记忆犹新的一个事例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之后,杨禹作为报社采编组织的核心成员,被报社领导要求留在编辑部,统筹指挥抗震救灾报道的前后方工作。他在岗位上夜以继日地工作,除了完成每期抗震救灾报道的策划、组织、审稿、签版工作外,还和每一位身处灾区的记者保持着密切联系。为了确保前方记者的安全和顺利采访,他坚持做到前方记者不到达休息地、不睡觉,他就不休息,随时为前方记者提供具体指导。当时奋战在前方的记者们都发自内心地说:“有杨主任陪着我们、随时指导我们,我们心里踏实,采访也始终目标明确。”
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为促进宏观经济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得到了新闻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他善于思考与总结,提炼出了对整个新闻行业有益的新见解;他所撰写的论文《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获得全国新闻论文大赛金奖、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他直接策划组织完成的《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获得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大赛暨第21届中国经济新闻奖”的一等奖。他还曾经获得中国记协组织的首都新闻界新闻业务技能大赛中“审验大样”比赛的个人第二名,以及其他各类新闻奖数十项。
用均衡眼光看待不均衡的中国
2009年,杨禹迎来了人生中又一次转型。中央电视台当年所推行的新闻改革中重要的一步是增加新闻评论员的角色。此前在《东方时空》等节目中已经开始了评论方面的尝试,但并没有实现“今天相对占据主流的直接的、及时连线的评论”,因此,央视将这个原来没有的工种作为新的起点,到处寻找合适人选,以建立一支新闻评论员队伍。杨禹就在这时被他们“找到了”。
2009年7月27日,央视改版,杨禹和另外一位评论员叶海林出现在《朝闻天下》节目中,这是新闻评论员第一次在荧幕上跟观众见面。当天晚上全国各地的晚报就报道了央视的这一变化。数年之中,他出镜的节目有八九个,《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环球视线》《共同关注》《焦点访谈》《中国新闻》《今日关注》等。所有的新闻评论都是现场直播,从没有提前写过稿子。
从记者到评论员是巨大的转变,杨禹也不讳言转型的痛苦,但之前的工作经历帮助了他。电台主持人锻炼了直播能力,十几年纸媒工作锤炼出全局视野、统筹意识和前瞻思维,这些都是国家电视台对评论员的基本要求。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任研究员后,杨禹有了更多的机会做各种不同的课题研究,接触方方面面的知识,为评论员工作做了进一步积累。
杨禹曾在2011年做客新浪传媒大讲堂时谈到央视选拔评论员的标准:不能太年轻,不能太年长,最好是来自其他媒体的资深媒体人,最好是对专业领域有研究又能给出新闻判断的学者。这样的标准几乎是为杨禹“量身打造”。
沉稳、通俗、有幽默感、理性平衡,这是杨禹带给我们的印象。“央视是国家级电视台,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沉稳、大度。我的性格就是不温不火、不急不躁,看任何问题都很理性。这和央视评论员所要求的稳重、大度比较合拍,我只是本色出演。”
杨禹的评论领域跨度很大,话题广泛,但他对于不熟悉的军事、法律、外交等问题不会参与评论,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时政经济问题则总能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央视评论员的首要职责,不是来提供若干个碎片化信息,而是用我们的职业能力,梳理碎片信息背后的逻辑、规律和常识。越是众声喧嚣,越是需要平衡理性。这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用均衡眼光看待不均衡的中国,这是我给自己这份工作的一个基本定义。”
2010年,杨禹在全国两会期间所做的《四部委记者会现场评论》,获得了2010年底颁发的首届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优秀节目评比一等奖。2011年3月,《新周刊》发布“2010中国电视榜”,杨禹与郎咸平、水皮、石述思、叶檀共同获得推委会特别大奖“电视评论五虎将”奖。
2012年11月,杨禹在十八大开幕式、闭幕式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见面直播中担任评论员。2013年1月23日,《新闻联播》在节目中增加了直播连线评论员的环节,杨禹进行了直播评论,这是《新闻联播》35年历史上的第一次。近年来,杨禹在每年全国两会的开幕会、闭幕会和总理记者招待会直播中担任评论员,参与了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报道的评论工作。2016年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直播中担任评论员。
多年来,杨禹以深厚的积累和专业的评论赢得了观众和新闻界的肯定,但身处聚光灯下,他也承受着来自舆论场的压力。他说:“我会经常上网看观众对我的评价,会仔细地研究这些建议。任何一个观点都不可能被所有人点赞或谩骂。有赞同,有反对,有探讨,才是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
“作为一个央视评论员,得有定力,既要扛得住夸,也要经得住骂。”杨禹说。
(本文根据《大河报》《新闻界》等媒体的报道以及新浪传媒、杨禹新浪微博等网络资料综合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