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首页» 校友风采» 人物访谈

『校友风采四十六期』2007级校友韩晓晨——全心投入,追求极致,做有意义有意思的事情

时间:2018-08-30 来源: 作者: 编辑:

【人物简介】

韩晓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级外语系(现为外国语学院)本科、2011级法学院研究生,普罗天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云通律师事务所律师,与癌共舞论坛总法律顾问,曾任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法律顾问、丰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中国青年报》心理学专栏作者,连续三期担任首经贸“校友导师计划”导师。

 

全心投入,追求极致,做有意义有意思的事情

——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级校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法律顾问韩晓晨

 

我在晓晨读书时就与她相识,尽管接触不多,但几乎每次见面,都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令我好奇的是,她往往令人意外地踏入某个领域,并拥有迅速打开局面的能力。通过这次访谈,我似乎找到了题解:正是全心投入的精神状态和追求极致的自我要求,使她把握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法学零基础到司考400+

作为法律顾问,韩晓晨日常要直接处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总部和32家系统企业的法律事务,而在5年前,“法律”这个字眼对于她还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2011年,她以外语系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至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学位。由于此前的她正没日没夜地准备心理学考研,接受这个保送机会令很多人深感意外。但于晓晨来说,这是一次带有宿命意味的选择:保送法学院不仅意味着不必继续忍受跨专业考研的不确定性,而且她高考时的第一志愿就是法学。

当第一次坐在法学院课堂上时,晓晨还是被这个素以逻辑之严密、文献之浩瀚而著称的专业震慑到了。当时,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是经过漫长的准备、通过层层选拔被录取的,他们自信而热忱,在课上与老师积极研讨各种问题,而她还停留在根本搞不清“非法人企业”和“非法企业”有何区别的水平,所以每一节课都如闻天书。更糟糕的是,法学生需要通过比英语专业八级更严酷的司法考试,才可能成为律师、法官或检察官。而这个考试的平均通过率,常年维持在10%左右。

然而法学不是弱者的学科。她的导师李长城教授总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学科竞赛,即使不能取得名次,也可以在全心投入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带着急于证明自己的焦虑,她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的演讲比赛。当其他参赛者悉心练习口语时,她却花了绝大多数的时间翻阅中文文献,试图理解法律大概是什么东西。值得欣慰的是,得益于在外语系打下的语言基础和尚琤老师一字一句的辅导,最终捧回了个三等奖。而那时,她刚刚开始法律的学习两个多月。

通过这次经历,她真切地感觉到,强烈的动机和适度的焦虑可以把人的潜能调动出来,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攻克看似需要漫长积累才能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带着这种认识,她又参加了法学院举办的“学术新星”法学论文大赛,用了一假期的时间,写出了一篇1.5万字的论文,并最终取得二等奖。那时,距离她系统学习法律刚刚一个学期。

“我的导师常说,要有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追求,要有不留余地、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晓晨努力揣摩和找寻着这种状态,为伊消得人憔悴,却也在过后感到充实和欣喜。她坦陈,在法学院学习的三年,是她学生生涯最为艰苦却也最为充实的三年。她曾为了完成导师一项关于“方舟子与韩寒名誉侵权之争”的课后作业,翻阅了方韩两人所有的网上论战资料,用一个星期加一个通宵,写出11页的法律意见书和36页的证据目录,也曾在学习法律的第二年,代理宪法学老师张兴博士的行政诉讼案,取得全面胜诉并获得广泛关注;更曾无数次因为某个细微的法律问题,和师兄争吵到不可开交。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慢慢学着像个法律人一样去思考、去行事。2013年,在她学习法律的第三年,以401分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毕业以后,也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从年轻陪审员到专栏老作者

 “这么年轻的陪审员啊!”作为丰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韩晓晨在履职时总有初次相识的审判长如此感慨。当被问及为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担任陪审员时,晓晨介绍,读研时,她的民事诉讼法老师高雁就是丰台区法院的陪审员,副院长米新丽教授也是北京市二中院的陪审员。老师们从陪审工作中带回的独特视角和体验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如果以后没有从事律师或法官职业,就做一名人民陪审员,在每一场庭审中深化对法律的理解,实践对法律价值的追求。

2015年,她得到丰台区司法局的推荐,接过了丰台区人大的聘书,正式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这意味着,她将在庭审中与法官行使同样的职权,并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至于司法局为何把如此宝贵的推荐名额分配给一个入职不久的年轻法律人,晓晨揣摩,也许是她在校期间长期从事法律援助工作让司法局工作人员看到了她的一腔热忱,又或许是她在信息采集表写下的“愿为司法改革奉献力量”的誓言,触动了法律同仁的内心吧。

法院的陪审安排是雷打不动的,往往与单位的工作任务形成冲突。由于坚持提前阅卷,晓晨陪审一个案件往往要花上别人两倍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寻求企业的支持,她尝试寻求陪审工作与企业法律工作的结合点。2016年,经与法院沟通,她开始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系统内试行“法治央企走近人民司法”庭审观摩活动,安排企业法律工作人员观摩与业务相关的典型案例庭审,并把庭审中的争议焦点,通过简报解析印发。这样的实践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企业同事也在庭审中得到了启发。

作为陪审员虽然年轻,但作为专栏作者,晓晨的资历已算不浅。20109月,她经心理学授业恩师杨眉教授推荐,开始为《中国青年报》撰写心理学专栏。当时,心理学还是她考研的目标专业,而报社恰好需要一名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的作者,为一个叫做“新知”的专栏编译引进国外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杨眉老师再三叮嘱她,报社对时限要求严格,务必守时;文章写出来要对读者负责,务必审慎。她背负老师的信任,丝毫不敢懈怠,每一个用词都反复推敲,遇到不确定的术语甚至一个缩写成字母的人名,都会翻阅多篇文献加以考证。最初的几篇文章,她需要七八个小时来提炼出短短的八百字译文。等到文章刊发后,还要对照标出主编修改过的细节,反复斟酌。这样,二十几篇文章过后,她在地铁里接到主编的电话:“新的一年到了,给我们写点新的东西吧。”

从发表第一篇专栏至今,她已经为《中国青年报》撰写了一百二十多篇心理学科普文章,从最初的“新知”译文,到后来被约写“综合稿”式的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原创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她耕耘着,更收获着。她透过心理学的眼睛,去观察和解读某些趣味盎然或发人思考的心理现象。在现实中经历了一场考试,就会在专栏里阐释大脑的记忆提取机制;为“星星的孩子”流下了眼泪,就会敲下文字向人们述说自闭症是怎么回事,自闭症如何早期发现和干预。晓晨说,这几年下来,专栏已成为了她与世界产生关联的一扇窗口,对社会进行公益参与的一座桥梁。

从校友导师计划到校友法律援助

晓晨对“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她认为,一件事情的意义本身就是对参与者最大的酬赏,哪怕过程艰辛而并无经济上的收益。所以,尽管平日工作忙碌,她仍对那些“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情来者不拒,这其中就包括对母校校友工作的支持与投入。

20153月,她积极响应校友会的招募号召,成为了首期“校友导师计划”的导师之一,有机会以学姐兼“导师”的身份对在校生进行学业、求职等方面的近距离辅导。晓晨笑称,她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好为人师的冲动,虽然力图做个恭谦的学生,却也按捺不住想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他人分享。

加入“校友导师计划”后,她按照法律人的工作习惯,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培养计划,罗列出在一年的培养周期内要和学员们一起完成的任务,其中包括学涯规划与专业提升、中英文求职简历制作、商务着装与礼仪、求职风险防范等培训内容。针对每一培训专题,她都制作了专门的培训素材,并设计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沙龙座谈等不同的培训形式。一年下来,她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赶回学校,为学员进行了6期沙龙交流,加上额外的电话沟通,累计辅导时间超过40小时。40小时,是研究生一门主要课程一年的课时量。如今,经过晓晨辅导后的毕业学员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开始了人生的崭新阶段。她又报名加入了“校友导师计划”第二期项目,继续践行校友会“扶上马,送一生”的初心。

与此同时,她也在着手设立一个新的校友互助公益项目:“校友法律援助计划”。这个项目缘起于2014年底她参加的“高校法律援助发展研讨会”,会上一个重要的议题即是如何为在校生通过法律援助获得实践经验创造机会。由于2013年生效的《民事诉讼法》取消了原有的公民代理制度,除非取得基层组织书面推荐,在校法科学生很难继续作为民事诉讼代理人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援助,这也使得学生服务社会、践行法治并获得实践经验的成本大大增加。受“校友导师计划”的启发,她设想,学生需要实践机会,而对于毕业的校友,法律仍是一个生僻晦涩的学科,让学生援助校友,搭建在校生和毕业生之间的平台,是不是能够让大家各取所需,并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结?

而且,她入职以来的亲身经历也告诉她,校友们确实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即使是事业有成的资深校友,在法律面前也仍是弱者。这样,一个“校友法律援助计划”雏形开始在她心中酝酿:这个项目可以校友会和法律诊所为依托,由法律诊所志愿者、指导教师团队和校友法律人形成“法律援助共同体”,为广大校友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共同体”成员承诺,对校友提供的法律咨询、普法教育和简单案件的文书代写等法律援助一律不收取任何费用。当出现法律诊所志愿者无法提供援助的情形时,诊所指导教师及参与本项目的校友法律人将确保有关问题得到合理解答。当校友确有需求诉诸专业律师代理案件时,校友法律人以折扣价格提供“最惠法律服务”,且当其法律服务的收费累计超过一定数额时,按特定比例捐赠给校友法律援助基金,用于奖励在校生志愿者及维持项目的持续发展。

为此,她与十几位校友法律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明确了他们的参与意向,学校法律诊所的指导教师、她的导师李长城教授也给予了她坚定的支持。采访时,晓晨介绍,她和法律诊所的志愿者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首经贸校友法律援助计划”平台微信的模块和内容建设,7月中旬正式公开运行。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梦想,也会有不少参与公益的机会,但是实现梦想和参与公益的最好途径就是小处着手,全心投入,然后持之以恒,力争将其做到极致。”晓晨是这样想的,也是一直在这样践行着的。

(采写:孙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