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1 来源: 作者: 编辑:
编者按: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学校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经济金融管理类人才,涌现出灿若星辰的优秀校友。他们始终秉持着“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脚踏实地、挺膺担当,这些校友的奋斗精神和成长之路,是广大学子的珍贵财富和生动教材。
为更好地传承校训精神,宣传展示校友风采,发挥校友的榜样作用,校友会联合各学院开展了“传递母校问候 探寻校友足迹”大学生暑期校友寻访活动。2023年,来自各学院的195名同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寻访了130位校友。校友会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寻访稿件节选,与您分享各地各界校友的精彩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工商管理学院的校友们~
温宏建
1978级工业经济专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
谈及大学生活,温老师用“自虐式”来形容他们当时的学习状态。“早上起床后到处都是背单词的同学,阅览室里永远坐满了人……”他回忆道。他表示,母校给予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当时学校开设的各种课外活动与名人讲座,为他们提供了最丰富的资源。作为话剧爱好者,当年温老师和同学还把英若诚和于是之先生请到了班里和同学们座谈,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寻访者:丁琼 朱泽琦 楚圆圆 张可一 潘奕宁 李雨航
刘峰
1996级企业管理专业
现就职于中外运敦豪
人生不是考试,并没有“标准答案”。找工作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选我所爱。刘峰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何“选择”。学长告诉我们不一定非要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在学校期间,除了自己的专业课,我还选了一些其它专业的课程,它们影响着我的视野、思维方法、处事态度……这些素养正是因为当时学校整体自由氛围的熏陶。”这是学长在母校读书期间印象最深的一点。
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以及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中国物流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也为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面对物流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刘峰学长在不断求索,他也鼓励年轻人努力去探索和发现未来无限的可能,投身到社会建设当中去。
寻访者:莫倩颖 王尧 陈敏 吴宇婷 彭成
付强
2002级旅游管理专业
鸥游酒店管理集团技术副总裁
身处职场,付强学长一直清晰定位自己,坚持自己的方向,这也是他人生路上的助力剂。谈及如何选择时,学长说,“立即行动才是最好的选择,先去做自己想要做和有成就感的事情,在尝试和体验中找到自己的热爱,慢慢摸索出人生的方向。“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学长也给出了他的建议。“要勇于跳出‘舒适区’,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坚持输入、持续输出,这样才能充实自己并坚定自己之所在。”
寻访者:杨惠羽
刘月朦
2008级旅游管理专业
中国国家博物馆人力资源部人事主管
每一次付出,都会在某个时刻回馈你。回忆起在母校的生活,学姐认为在校的专业学习和文体活动对她的人生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在学生会文体部的工作虽然很琐碎、辛苦,但是却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能力,而这些正是从事人力资源行业非常重要的特质。”月朦学姐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同学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样可以让我们收获成就感,而幸福和动力也会在内心开出花来!
寻访者:肖阳乐 张钰 王硕 史美竹
张智超
2008级旅游管理专业
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
内控管理副经理
曾经五号教学楼的埋首苦读、学校西门餐厅玩儿漂移送外卖的“西门拓海”、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后一直珍藏的服装和花束……这些都是智超学长的母校记忆,深深地连接着他与母校的感情。
从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到现在在企业做内控内审,智超学长感恩母校的培养。“虽然我的职业选择不是所学专业,但我十分感恩学校不止传授我专业知识,更助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母校为我系好了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粒扣子。”他认为谦虚、真诚、敬业、靠谱这些好品质,无论在哪种类型的单位都是加分项,希望我们都能沉下心来,打磨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做人做事的能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寻访者:王紫萱 巫佳依 杨宸 黄雯珊 曾一涵
赵学东
2014级MBA
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读MBA期间,受温宏建老师《企业伦理》课程的影响,让学长创业的想法更加清晰。“当温老师讲述个人伦理如何与企业伦理共存时,缠绕在我脑海中多年的“结”被解开了,我创业的想法也按捺不住了。”学长与另外两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聚合物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
“愿每一位使用我们产品的患者重获健康”,这是他们的愿景。正是这样的愿景,支撑着学长走过创业路上遇到的每一个艰难时刻,任何时候都要“踏踏实实地做业务,帮助更多人提高生命质量,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初心”。
寻访者:葛思雨 刘倩
雷超兵
2018级MBA
泛华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长助理
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作为行业数字化的推动者,雷超兵学长和他的团队秉承“为城市创造价值”的理念,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中国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抓住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园区、生态治理以及建筑业的新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经营策略,聚焦创新领域,以专精特新深耕细分领域,以科技创新带动各领域全寿命周期、全业务链条发展,以数字化转型实现能力提升与降本增效,为建设数字化产业新生态持续贡献力量。学长表示,当时选择首经贸的初衷就是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接触,对于全领域、全行业的未来洞悉,母校求真务实的学风与浓郁的学术氛围也持续在指引他前行的道路。
寻访者:刘博洋 周敬涛